2
2019-12
第二届西北康复治疗师沙龙暨KG运动康复专家研讨会圆满成功!
2019年8月24日KG运动于甘肃省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兰州厅)举办的“第二届西北康复治疗师沙龙”暨KG运动康复专家研讨会圆满成功!这次会议为期1天,主要内容包括了9大康复主题内容的分享、最前沿康复行业风向及咨讯全新解读了康复治疗师职业发展。 KG运动作为本次沙龙的主办方,负责人王韶华女士上台致辞,并对KG运动平台及服务进行了介绍。KG运动功能评估与康复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基于专业医疗和竞技运动的研究成果,聚集众多运动康复领域专业资源,为客户提供运动功能评估及康复管理服务,为服务方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健康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王伟老师,这次他将宏观的角度来帮康复治疗师解析行业的发展。 *王伟老师正在讲解《运动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长期担任青海省卫校及青海大学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教学工作的姚生荣老师,为我们带来《鹅足腱炎与生物力线的关系》。 *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的“鹅足腱炎” *西宁市中医院康复治疗科主任王伟老师,为我们带来《脑性瘫痪PT治疗中的一些思考》。 *王老师讲得自然放松,内容严谨经典 *宁夏自治区中医医院康复中心主治医师徐创龙老师,为我们带来《传统拳操八段锦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认为传统的就是好的,而是真正科学的发现,八段锦确实对身体好! *甘肃省康复医学会暨甘肃省残疾人康复学会副秘书长舒乐老师,为我们带来《物理治疗师,如何做好医学文件撰写?》。 *带伤(骨折)坚持讲课的美女老师,分享的内容真的是康复的重中之重! 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长,物理治疗师何星锦老师,为我们带来《膝关节功能解剖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精准康复》。 *“膝关节复合体”,不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说明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去分析某一部位,而是整体的去看一个结构“单元” *香港理工大学作业治疗硕士,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康复治疗学组委员萧玉婷老师,为我们带来《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康复策略》。 *“因素”通常被认为只是讲课用的总结出来的条条块块,实际上是在“倒推”时的思路和方向 *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分会委员张明老师,为我们带来《常见不良姿势的防与治》。 *患教常用的经典练习动作,注意筛查腰椎问题 *通过此次沙龙相信大家收获良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够共聚一堂! *也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远道而来为本次学术会付出艰辛劳动感谢各位同仁的鼎力支持! *在此献上我们最大的敬意!
 2202
 来源:KG运动
2
2019-12
特写:北京街头的“捡跑者”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北京南锣鼓巷附近,近20名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外年轻人穿着统一的T恤,手拿木夹和白色环保袋,一边跑步,一边将看到的垃圾捡入袋中。 24岁的德国留学生卜加德是小组里捡到垃圾最多的人。抵达终点后,他和队友击掌合影,随后便将几大袋垃圾仔细分类——不可回收的烟头等扔到垃圾箱,可回收的瓶子、纸盒装在袋子里,等保洁车来装运。 卜加德说,在跑步捡垃圾的过程中,还能欣赏北京古老美丽的胡同,参加这个活动很有收获。 这次活动是“北京捡跑”的发起人张雅石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毕业生组织的一次活动。 *组织者为参加活动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毕业生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2018年,张雅石和三位喜欢在故宫附近夜跑的朋友在网上看到了“捡跑”这一起源于瑞典的活动,想着让跑步有趣有些,便进行了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分享,影响力渐渐扩大至上千人。 “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让我们决心把这个项目做好。”张雅石说,不少旁观活动的路人在了解了“北京捡跑”后,积极地参与其中。现在,有些学校和企业也陆续找到张雅石,将“捡跑”作为他们的公益项目,甚至为活动提供资助。 为了扩大活动影响力,张雅石为项目注入了新的元素。现在的“捡跑”已不再是简单的跑步、捡垃圾,还包括边远足边捡垃圾、在“捡跑”路线设置谜题、为参与者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提供运动功能测评与测评报告解读等。“捡跑”的路线也精心选在故宫、南锣鼓巷、野外等安全性高、易产生垃圾的地方。 *参与“捡跑”活动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毕业生将捡到的垃圾进行分类。 作为游客密集的特色商业街区,南锣鼓巷的垃圾一度很多。然而,近年在中国掀起的垃圾分类热潮,以及南锣鼓巷上周出台的全国首个特色商业街垃圾分类自律公约,增强了市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路面垃圾数量越来越少。 “今年捡到的垃圾明显比去年少了。”张雅石说。 今年5月,他组织了一场去北京灵山的“捡跑”活动,22人捡了逾百公斤的垃圾。“通过大家的力量可以做成凭一己之力做不到的事,这是活动带给我的最大意义。”张雅石说。 *参与“捡跑”活动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毕业生将捡到的垃圾进行分类。 随着中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捡跑”在中国不少城市的年轻人中成为“时尚”。上海、成都、杭州等地都有类似的项目。 27岁的杨忞是清华大学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在他捡拾垃圾的过程中,有位家长借机教育了孩子要保护环境,孩子也答应再也不随地丢垃圾。“这对我触动很深,这个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远超过行动本身。”(记者马思嘉、耿辉煌、蒋成、杨恺;图片均由马思嘉摄)
 2060
 来源:新华社